编者按“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只有被看见,才会被尊重、被接纳、被关注、被爱护、被支持。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内心充满迷惘。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注入‘心’能量,解开他们的心结。”这是陈静雅的心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在即将退休的年龄,王静依然肩挑重担,一往无前。
界首中学心理健康中心的咨询时间是每周一至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其中周二下午是集中咨询时间。每到这天,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陈静雅就早早来到学校,把五个功能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将新买的鲜花、盆栽摆放整齐,带着学生们的咨询预约单开启一天的忙碌。
虽然咨询时间安排在下午,但是从上午开始陆陆续续就有学生结伴来访。他们簇拥着陈静雅,诉说心中的迷茫。
【资料图】
注入“心”能量 守护一群人
“陈老师,我想找您聊聊,最近一段时间,我莫名其妙地伤心、睡不着......”
“陈老师,我是不是特别笨啊?做题特别慢,上课老走神,马上快高考了,我怎么办呢......”
“来,跟我说说。”每当学生来咨询的时候,陈静雅总是关切地回答,耐心地倾听引导。
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性的辅导,心理辅导需要更多的共情。“换位体验,融入学生境遇,体验(体味或体察)学生内心,共情让我更理解学生内心想法和感受。”回想去年12月17日那天,陈静雅有说不完的心疼。北风呼啸的晚上,躲在心理咨询室楼梯间的学生王洁(化名)瑟瑟发抖,眼里全是泪水。
“老师,我让妈妈失望了,我不喜欢自己。”王洁一边说,一边哭,还在极力控制着情绪。“想哭的时候,哭出来就好了。”陈静雅递过纸巾,轻声安慰。
王洁因为父母离异经常心情失落,加之母女之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而备感苦恼。知晓了王洁的情况后,陈静雅安抚好她的情绪,将其送回了家。第二天,陈静雅主动联系王洁及其家人,与王洁倾心交流,疗愈其心理创伤,让王洁过滤掉自我负面评价,尝试接纳自己;与王洁的妈妈耐心沟通,帮助母女重建“桥梁”,学会正确表达。
边上学边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年幼的弟弟妹妹。这是界首代桥中学八年级学生刘晓倩(化名)的生活。
刘晓倩是陈静雅送教下乡时认识的,在每年十多次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她发现,像刘晓倩这样小小年纪却承受重担的学生,代桥镇还有很多,其他乡镇也不少。正如陈静雅所说,“这里85%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让人放心不下”。从界首市最西端到最南端,这个距离界首中学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代桥镇是陈静雅最放心不下的地方。这个“放心不下”从2019年了解情况后至今已三年。三年里,风里雨里,她每周都会抽出半天时间去看看这些学生,给予他们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的烦恼,为他们的积极进取加油鼓劲。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只有被看见,才会被尊重、被接纳、被关注、被爱护、被支持。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内心充满迷惘。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注入‘心’能量,解开他们的心结。”陈静雅说。
陈静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她一直被界首市妇联、界首市继续教育中心、界首市教师进修学校聘为心理讲师。在工作中,陈静雅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依托界首中学刘伟博士工作站、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带动更多的教师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她带领学校心理志愿服务队,带领界首市60多名志愿者,足迹遍及界首市各乡村学校,2020~2022年,完成学生心理咨询500多例,咨询时长超过1000小时。她带领的志愿组织“心理氧吧”获阜阳市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全省十佳学雷锋志愿优秀典型等称号。
传播“心”理念 温暖一城人
“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就是有精神疾病”“心理有问题就是心理变态”......有感于学生家长对心理咨询的不理解。陈静雅带领志愿者团队除针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外,还面向广大家长开设家庭教育论坛,希望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和孩子正确看待心理咨询。
“如果将人的心理正常比作白色、心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域。绝大部分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处在中间的灰色区域,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陈静雅在与家长沟通中耐心解释。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正常人,着重寻求的是应对生活压力、困难的解决方法。每个人遇到困难或烦恼都很难持续保持良好的心境,咨询、辅导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现实、认识自己,以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让他们接纳自己,从而获得心灵成长。
“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过程中,陈静雅还借助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家庭教育知识直播课、中高考学生心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家长课程”,渗透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动员更多家长参与到守护孩子心理健康的队伍中来。
“面向家长普及知识,还要指导家长参与心理辅导过程”。每到全国心理健康日来临之际,陈静雅总会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学术季”活动,届时会邀请部分家长与学生一起组队共享“游园拾光”,点亮“生命火花”,共筑“心愿墙”......从接受到参与,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让家长与孩子切身感受心理辅导的“奇妙”体验。
从1999年来到界首中学,陈静雅从事心理教育工作已经24年。24年从教之路“衣带渐宽终不悔”,24年心理历程“万草千花一晌开”。她先后获阜阳市心理健康学科带头人、阜阳市优秀教师、阜阳市优秀心理健康教师、阜阳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界首市名师等称号。去年12月,陈静雅被推选为“界首好人”,今年1月,她执教的《沟通从心开始——亲子沟通的技巧》获安徽省妇联、安徽省教育厅家庭教育优秀课程一等奖。冰心一片“心”理念,融融爱意盈长路。陈静雅与她的团队一路播撒心理健康的种子,这一颗颗种子在清甜甘冽的沙河水滋养下,生根发芽,遍布“养城”角落,点亮孩子心灯,温暖一城人。
□本报记者徐徐、肖蕾,通讯员计伟、田彩艳、马影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