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长江鲟是什么鱼?(精选10条)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家居 > 正文  2023-08-10 14:34:13 来源:互联网

一、长江鲟是什么鱼?

长江鲟就是中华鲟。


(资料图片)

是鲟类当中最具知名度的一种,同时也是长江流域内最大的鱼。

即便是小型的中华鲟的长度也有1.3m左右,体重达四五百斤,而最长的中华鲟的长度可达5m左右,体重更是有1200斤。

中华鲟是长江霸主,一方面是由于其体型很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华鲟是极为珍稀的动物,其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也被人们戏称为活化石。

长江鲟又称达氏鲟,俗称鲟鱼、鳇鱼、沙腊子。鲟的一种。我国特有的珍贵大型鱼类之一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为淡水定居性鱼类,是我国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有1.5亿年的历史,体重最重可达40公斤,体长最长可达1.5米

长江鲟也就是所谓的中华鲟。

中华鲟的模式产地是中国。尽管它不是中国特产,但却由于模式产地在中国而出名。后来有人根据当时的中国历史和后人的工作推测是广州。该物种历史记录在韩国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梨,明江和青塘河中,但除了长江中下段以外,已经从所有这些地区中消失。

长江浔是中华鲟的一种,我国特有的一种鱼其是我国保护动物

它的幼名应该叫中华鲟。

二、长江鲟和白鲟的区别?

1、分布地域区别:

长江鲟生活在长江之中。

白鲟虽然也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但在钱塘江、珠江等水域中也有。在周边国家也可能有。

2、体型区别:

长江鲟体型较小,成年个体长度一般在75-105厘米间;

而白鲟的体长则在40-130厘米之间。

3、别称区别:

长江鲟还被称为沙腊子,白鲟的别称有潭龙、鲟鲨等。

三、长江鲟与中华鲟是一种鱼吗?

两者不是一种鱼。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水中大熊猫之称,为淡水定居性鱼类,是我国长江独存珍惜野生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有1.5亿年历史。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在全世界20余鲟科鱼类分中分布纬度最低,体型最大,生长最快,为我国特有鱼种,在学术研究史上有重要价值。

不是

长江鲟和中华鲟在我国都有分布,而且主要生活在我国,从它们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目前它们都属于我国的保护动物,也是比较珍贵的,且外观也有一点类似,因此很多人会将二者混淆。

二者的确都属于鲟科,都是鲟鱼中的品种,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其实二者并不是完全一样的,长江鲟和中华鲟所指的并不是同一种鱼。

从分布地区、体型以及别称等方面,都可以对二者做出区分。

四、长江鲟为什么那么重要?

长江鲟在分类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变迁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珍稀动物已濒于灭绝。保护和拯救这一珍稀濒危的“活化石”对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都有深远意义。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长江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五、长江白鲟和长江鲟是一种动物吗?

不是一种鱼。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为淡水定居性鱼类,是我国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有1.5亿年的历史,体重最重可达40公斤,体长最长可达1.5米。

由于长江鲟目前已非常稀少,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十大濒临灭绝物种水生动物”之一。

长江鲟是长江独有鱼种,与中华鲟一样,成长于我国的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和近海,每年9~10月洄游到上江上游产卵。

白鲟;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又称作中华匙吻鲟,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物种。白鲟是生活在长江的大型肉食鱼类,是中国的特有鱼类。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

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为鲔。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六、长江鲟为什么不能自然繁殖?

长江鲟不能自然繁殖是因为大坝阻断了其洄游路线,并造成水文数据变化,影响了中华鲟的自然产卵。

上游水库蓄水带来的清水下泄,改变了河床质硬度和河床充塞度,造成中华鲟在野外环境下自然繁殖的效果下降。加上长江连续的梯级水电开发,改变了水文节律,造成中华鲟产卵所需的水温、流速、流量、含沙量等自然条件发生变化。

七、长江鲟和中华鲟不同之处?

有不同之处。

1、分布地域区别:长江鲟和中华鲟虽然在我国都有分布,而且主要都是在长江之中,但长江鲟和中华鲟的分布地域还是有细微差异的。

长江鲟生活在长江之中,从它们的名字也可以它们看出它们基本不会在其它地方出现。

中华鲟虽然也主要生活在长江,但它们有时也会在钱塘江、珠江等地方也可能有,在我国周边国家的水域之中也可能出现。

2、体型区别:长江鲟和中华鲟的体型也有差异。成熟的长江鲟身体长度一般都在75-105厘米之间,体重范围则在4.5-12.5公斤之间。中华鲟则不同,成年个体的长度范围在40-130厘米之间,有的甚至可以达到5米,体重则在50-300公斤之间。

3、别称区别:长江鲟和中华鲟作为不同的两种鱼,各有不同的别称。其中,长江鲟的别称有“沙腊子”等,中华鲟的别称则是“黄鲟”、“潭龙”、“鲟鲨”等等。

不同之处有以下这些:

1、生活环境

1、长江鲟(达氏鲟)为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下游以及长江上游水域,同时在长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所分布。

2、中华鲟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于夏秋两季洄游至长江产卵,等到幼鱼长至15cm左右时,又回到长江口外浅海域生活。

2、食性

1、长江鲟为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蜻蜓目、蜉蝣目、摇蚊科、寡毛类等昆虫幼虫以及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同时也会摄食高等植物的碎屑以及藻类。

2、中华鲟为肉食性鱼类,主要以行动速度缓慢的底栖动物为食,而在海洋中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动物为食。

3、外形特征

1、长江鲟鳃耙多(36枚以上)而排列紧密,呈薄片状,而中华鲟鳃耙(28枚以下)稀疏,呈短粗棒状。

2、长江鲟有多块吻骨板,而中华鲟只有一块吻骨板。

3、长江鲟幼体皮肤粗糙,成体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光滑面,而中华鲟幼体皮肤光滑,成体皮肤粗糙。

4、长江鲟体背部和侧板以上为灰黑色或灰褐色,侧骨板至腹骨板之间为乳白色,腹部黄白色或乳白色,而中华鲟侧骨板以上为青灰色、灰褐色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逐步由浅灰色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为乳白色。 关注农业科学的发展及农业人才的培养。

八、长江四大 鲟?

中国鲟鱼有四种:其中长江鲟包括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这三种鲟,史氏鲟则是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栖息着极其丰富的鱼类,光淡水鱼类就多达324种,长江曾经是数万渔民的衣食父母,但在整个长江流域中,鲟鱼只有三种,中华鲟,长江鲟(达氏鲟)和白鲟,还有东北地区的史氏鲟,共同构成中国鲟鱼四种。

九、发现长江鲟的意义?

长江鲟被发现,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至少可以让人看到物种恢复的希望。专家说,“虽然长江鲟宣布野外灭绝,但从这尾个体看,很可能它未来两三年之内会长成熟,如果数量进一步增多,就有可能在长江中游形成一个新的长江繁殖地,这个物种就能够保留下来。”

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局面啊。

类似被宣布“野外灭绝”的物种重新出现的,也有过报道。

诸如,上世纪五十年代,东黑冠长臂猿曾经被宣布物种灭绝,时隔五十多年后,它们被重新发现!

不久前,一只大甲虫引发关注,这只巨型甲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

这一物种曾在1982年被宣布灭绝,但近些年又发现了它的踪迹。

近日在浙江丽水龙泉市岩樟乡、江西定南县,都被宣布发现。

为什么被宣布“野外灭绝”的物种又能重新出现,一方面,被宣布“野外灭绝”,只是较长时间在野外没有被监测到,有可能是数量稀少,没有被发现踪迹,符合野外灭绝的认定标准,并不等于真的灭绝。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在种群数量增多后,被重新发现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物种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在野外灭绝的前面一个等级,是灭绝,那才是最可怕的局面。被宣布野外灭绝的物种,还有被发现的一线“生机”。

拿朱鹮来说,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后随着环境恶化,天敌威胁等因素,朱鹮相继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已灭种。40多年前,在陕西洋县姚家沟,中国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由此揭开了对朱鹮的保护之路。如今,朱鹮种群从曾经的7只增长到7000余只,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范例与奇迹。

藏羚羊、雪豹、麋鹿,都曾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确认的“极危”或“濒危”级的物种,在我国的大力保护下,种群得以恢复,已被降级为“易危”。

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重出江湖,很好!再次证明,有生态保护就有自然奇迹出现。希望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更多的生态得到保护,更多的野外物种能够得到恢复,能够有更多的物种重新出现。要是能重新发现白鲟、白鳍豚之类的,那该是多好啊,期待奇迹出现的那一天!

十、长江十大保护鱼?

1、中华鲟:(保护级别一级)是硬骨鱼纲、鲟科鱼类,体型庞大有“长江鱼王”之称,最大个体能达到5米,体重600公斤左右。为底栖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

中华鲟为洄游性鱼类,海洋中生长,产卵期在金沙江产卵,幼鱼长到15厘米左右后,成鱼带它们进入外海,在外海生长,最长寿命可达40年。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和朝鲜。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口处,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

2、长江鲟:(保护级别一级)原名达氏鲟,俗称鲟鱼、鳇鱼、沙腊子等,体型与中华鲟相似,但个体比较小,成年后体长75-105公分左右,体重4.5-12.5公斤,最大可达50公斤以上,终生在淡水中生长,属于淡水定居性鱼类。

长江鲟为肉食性鱼类,主要觅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植物碎屑、藻类和幼鱼等。分布于长江干支流、乌江、黄河、黄海、东海海域。尤以宜宾至宜昌的长江干流江段为多,在金沙江、沱江、嘉陵江等上游支流均有分布。

3、白鲟、(保护级别一级)又称象鱼、象鼻鱼、箭鱼、柱鲟鳇、琵琶鱼等。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公斤,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为大型肉食性鱼类,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亦食少量的虾、蟹等水生动物。

据著名动物学家秉志教授记载,在南京曾捕获一尾7米长,重一吨的个体,可见白鲟的体型庞大。四川渔民也有“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的传说。白鲟为洄游性鱼类,曾经分布在海河到钱塘江之间的各大河流,现在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及黄海、渤海和东海等近海海域。

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被宣布于2019年12月23日灭绝。(但野外是否还有种群,不得而知,但愿还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4、花鳗鲡:(保护级别二级)属于鳗鲡科、鳗鲡属,洄游性鱼类。又称大鳗、鲈鳗、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溪滑等。性情凶猛,白天隐藏于洞穴或者石隙中,夜晚出来活动觅食肉食性,捕食鱼、虾、蟹、蛙及其它小动物,也会觅食落入水中的动物尸体。

花鳗鲡在海洋中性腺才能发育成熟,并且深海中产卵,淡水中生长,属于洄游性鱼类。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台湾到广东、海南岛及广西等江河。国外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达朝鲜南部及日本纪州,西达东非,东达南太平洋的马贵斯群岛,南达澳大利亚南部。

5、鲥:(保护级别一级)是鲱科、鲥属的一种鱼类,洄游性。鲥平时栖息于海水中,春末夏初溯河生殖洄游,幼苗在江湖内生长,生长到15厘米左右进入大海,在海中发育,为暖水性中上层海洋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其中又以挠足类、虾类和藻类为主。

分布于福建、江西、海南、浙江、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省和越南,淡水中以钱塘江与长江产量最多。长江口下游1974年曾高产达157.5万公斤,以后由于污染及水利工程(拦江筑坝)兴建,产卵场严重破坏,在加上过渡捕捞亲鱼和幼鱼,其资源量严重衰退。

6、胭脂鱼:(保护级别二级、仅限野外种群)为大型淡水鱼类,又叫火烧鳊、黄排、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血排、粉排等。底栖鱼类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

胭脂鱼产卵场在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到达上游的沱江、岷江等支流中产卵,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野生群体数量仍在继续。

7、稀有鮈(jū)鲫:(保护级别二级、仅限野外种群)属鲤科鮈鲫属,本属仅有1种,为我国特有,野生数量不多。属于小型鱼类,栖息于半石、半泥沙的底质和多水草的小水体中,比如:稻田、沟渠、池塘、小河流等微流水环境。能在比较混浊的水体中生活,喜集群活动,主要以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稀有鮈鲫定名时数量就十分稀少,因为它们在小水域内生存,并且群居性,很容易被捕捞。再加上小水面水生环境不稳定,所以十分稀少。仅发现于四川省汉源县大渡河支流的流沙河以及成都附近的一些小河流中。

8、鯮 (zōng):(保护级别二级)属鲤科鯮属,又叫吹火筒、尖头鳡、马头鯮、鸭嘴鯮、喇叭鱼等。为大型凶猛性鱼类,甚至能够达到50公斤以上。鯮的肉质细嫩,鱼刺比较少,加之个体庞大,为上等食用鱼,并且有的药用价值。

鯮为半洄游性鱼类,但是天然产量很低,主要是过渡捕捞,以及江湖阻隔导致其幼鱼难以进入湖泊中生长。另外各大江河鱼类资源量总体下降,对大中型肉食性鱼类影响很大,因为食物短缺造成它们缺少食物。仅在我国东南部平原地区,以及长江以南各水系有分布。

9、圆口铜鱼:(保护级别二级、仅限野外种群)为鲤科、铜鱼属鱼类。又叫方头水鼻子、水鼻子、金鳅、网口、麻花、肥沱、水密子等。为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江河,常在多乱石的深潭中活动。食性杂,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植物碎片、鱼卵、鱼苗等为食。

圆口铜鱼喜欢生活在江河或湖泊等开阔水面,30公分以下个体一般活动于水体中上层,较大个体多栖息在中下层,为江湖半洄游性鱼类。分布于中国长江上游干支流和金沙江下游以及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中。

10、长鳍吻鮈(jū):(保护级别二级)为鲤科、吻鮈属的一种鱼类,又叫洋鱼、土耗儿等。 体型较小为中小型鱼类,味道鲜美,曾经是经济鱼之一。长鳍吻鮈的主要食物是淡水壳菜、河蚬、蜻蜒幼虫、以及其他水生昆虫。

长鳍吻鮈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上游金沙江干支流水域,为金沙江特有鱼类。受水质污染和人工过度捕捞,数量大幅减少。但是中华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先后突破长鳍吻鮈驯养、繁殖难点,能够进行人工繁殖,首批幼苗在2015年放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