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已经明确,包括建立健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组织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部门责任清单等。
(资料图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今天(5日)在四川成都主办“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3年会”。论坛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在环境质量方面,我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黄润秋表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应建立健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督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生态保护修复监管能力和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坚持改革创新,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队伍等“组合拳”,推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坚持合作共赢,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在谈到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问题时,黄润秋说,今年,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组织拟订生态环境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职能划转到生态环境部。他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从战略上、整体上、全局上谋划和提出生态环境领域重大战略科技需求的机制,凝练提出生态环境领域重大科技问题。他同时希望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更大突破,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8月5日,“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3年会”现场。摄影/章轲
生态环境部日前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文章称,深刻把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按照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生态环境部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推进“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排查整治,指导地方妥善处置重大及敏感突发环境事件,持续推进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上述文章分析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生态环境部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当前,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整体还不高,结构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我国生产和消耗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原材料,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煤炭消费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半数以上,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公路货运量占比高达73%,污染排放大、道路扬尘重。中重型柴油货车保有量较大,是主要的移动污染源。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基础薄弱。
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图为成都大运村。摄影/章轲
生态环境部上述文章称,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空气质量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目前全国还有超过1/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PM2.5浓度是欧美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流域水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湖泊生态系统严重失衡。部分地区土壤污染持续累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面临巨大挑战。
文章称,我国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较多,解决起来难度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是突出短板,新建设施维护不够,老旧设施亟待更新改造。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污水管网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有待提高。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全国尾矿库近万座,风险隐患比较突出。固体废物历史堆存总量高,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此外,当前世界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粮食、能源安全问题突出,产业链供应链遭遇严重冲击,逆全球化思潮泛滥。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全球环境治理挑战进一步加大,应对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博弈任务艰巨。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部长黄润秋日前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也表示,将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履职能力。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效能。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支持。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