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激发艺术活力 彰显非遗魅力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家居 > 正文  2023-08-19 07:29:58 来源:北纬网

每年农历六月下旬,四川省民俗文化之乡雨城区晏场镇都会迎来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

8月11日至13日,雨城区(晏场)第二十一届高台民俗艺术节在晏场镇举行,来自重庆市、成都市、眉山市洪雅县、雅安市雨城区各镇(街道)的近300名文艺工作者和乡村手艺人共赴高台民俗之约。

此次活动中,荟萃了川渝名角11部川剧佳作、30台舞台艺术精品,15件木雕作品、20件精品盆景、60件精品竹编、107件书法篆刻,以及以民族团结和十二生肖等为内容的200余件刻纸作品。此外,6万余名群众走进川主宫、民俗艺术节主会场、一村一品展台、本土特色艺术展区,1千余名游客同吃坝坝宴、2万余名网民共聚云端,实现了“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办节宗旨。


【资料图】

观众观看表演

市民观看刻纸作品

活动现场,晏场镇各村均组织文艺队参与巡游

小演员正在化妆

晏场高台魅力不减

8月12日上午,晏场镇在雨声中醒来。小演员刘阳一早便来到了晏场镇川主宫中,早已等候在此的省级非遗晏场高台传承人晏文安,在接过刘阳手中的雨伞后,随即将他带进屋内开始进行化妆造型。随后,越来越多的小演员来到了集合地点。

“吃早饭没有?”“一会儿要记住我跟你们说的要点。”当日,晏文安的嘴巴没歇过片刻,手上还不停地帮化妆师递着不同的化妆道具。“今天是个大日子、好日子。”晏文安看着陆续赶到的高台队队员们说。

雨势减小后,大家陆续将高台艺术展演需要的道具抬到空地上。只见台架高约1.5米,用牢固结实的实木材料或钢筋做成。扮演药王观音、蜀郡太守李冰夫妻的小演员们,则在大人的帮助下登上高台台架。随后,小演员们穿上戏剧表演服装,并在站立和靠手位置用服装道具做好遮掩隐藏,视觉上给人以凌空般的惊险。

高台戏主要展示川剧的人物造型,其扎制技法精妙,高台戏剧人物飘逸灵动,是不可多见的艺术瑰宝。晏场高台戏在2011年被列入第3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台出来了!”随着观众的一声呐喊,现场的观众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一盛况。只见每个高台架由8至10名壮汉抬着移动,小演员们站在高台架上比画着动作。在高台队伍的后面,则是晏场镇各村组织的文艺表演队。

“时隔三年,晏场高台再次回归,更加热闹喜庆了。”当地村民杨斌说。

演员们进行川剧表演

演员们准备就绪,即将在晏场镇主要街道进行巡游

晏场高台在街道上巡游

游客欣赏桃花诗会上的诗歌作品

传承创新用活非遗

晏场人对于高台的热爱,源于对戏曲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

据了解,清朝乾隆年间,自从梨园变“花灯戏”为“川剧”以来,川剧就在晏场这块温润的土地上扎下根来,还形成了人人爱戏、人人看戏、人人懂戏的氛围。

那时,晏场川主宫的内外两个戏台上,每五年要唱48本大戏,每两年要唱24本大戏。无数商贾、行人驻足晏场,许多商人在此经商营业,可谓商贾云集、人山人海,因此晏场也素有“雅安第二场”之称。因为商家要做生意不能看戏饱眼福,观众人挤人也不便观看,台会主持人就巧妙设计,在平台上安上高高的铁架,表演者立于架上演唱,老百姓远远就能看到,以满足观看要求,晏场高台由此形成。

地戏变为高台表演,是将历史文化人物脸谱化后,用巧妙的捆扎技法将人物固定在台架上进行表演。剧目都是彰显惩恶扬善、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桂英打雁、宝莲灯等。

1994年,晏场镇老年协会成员张学荣、晏文安、杨昌荣、杨昌友等十位老人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倡导举办“雅安市雨城区晏场镇首届传统文化艺术节”,在全镇父老乡亲和驻雅安晏场同乡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当年农历六月二十日,与世隔绝了40余年的这项民俗文化活动得以再次重现。

而在今年的艺术节期间,除了高台巡游表演,活动主办方还将“成渝雅”联谊川剧表演、文艺演出、青羌民族舞表演方阵、桃花诗会、村集体经济“一村一品”展销、本土特色艺术展、美食街、千人“坝坝宴”、露天电影等十余个活动进行打包组合,巧妙融入艺术节中,吸引了6万余名游客前来游玩。400余年历史的高台民俗文化,也再次以它独特的魅力惊艳世人。

一直以来,晏场镇不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据了解,2023年以来,晏场镇在成功创建许桥、大里两个省级传统村落后,又深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晏场高台(抬阁艺术)、地方传统文化盛宴桃花诗会、青羌民风遗存的文化价值。以“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世外乡村·海子山孔雀园4A景区项目建设为契机,全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全面启动高台文化艺术传承、碧螺谷景区和高叠洞景区研学、本土青羌文化传统等一系列文旅康养项目,开展晏场红色记忆、民俗文化、生态景观等文旅主题创作工作,进一步擦亮“省级民俗文化之乡”金字招牌。

鲜强 记者胡月图片由晏场镇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