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道德模范发挥“好作用”、鲜花祭祀引领“新风尚”……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坚持“党员先行、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理念,不断创新移风易俗工作方式,黄梅村、林春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称号,让人民群众既成为乡风文明的建设者,也成为乡风文明的受益者。
近年来,林春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通过网格员和乡风文明理事会层层报送、推选“林春好人”和道德模范。为切实发挥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示范效应,该村邀请典型人物围绕“倡树文明乡风、丧事简办”等主题,通过板凳会、庭院会等接地气形式宣讲,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群众,带动群众学习典型、争做典型。今年以来,该村已举办3场道德模范宣讲会,参与村民200余人。
随着文明祭扫的推行及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鲜花祭祀成为了新风尚。黄梅村将产业发展融入移风易俗日常,让文明新风尚的实惠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2020年,黄梅村瞄准本地鲜切花市场空白,投资90余万元,建设温控大棚7000余平方米,栽种祭祀鲜切菊40余万株。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菊花产业不仅成为黄梅村致富的“强引擎”,也成为推动文明祭祀的“主抓手”。每年清明前后,罗岭镇以政府买单的方式,在全镇32个防火卡点免费为群众提供祭祀鲜切花,通过倡导鲜花祭祀,转变群众焚香烧纸的陋习,保护绿水青山。
为加大移风易俗工作宣传力度,该村还以严舟组为试点,探索建立“党员联户包片”制度,聚焦红白喜事要帮忙等内容,党员主动亮身份、定标准、践承诺、比服务,入户宣传鲜花祭祀、文明丧葬相关知识,提升村民厚养薄葬意识。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罗岭镇致力讲好文明故事,树好文明榜样,做好文明激励,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有力度、有温度、有特色的移风易俗活动,大力整治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让移风易俗浸润群众的心田。”该镇组织委员何阿敏说。(余永生 方华)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