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网暴治理上,人民法院要求依法落实和强化平台责任承担。8月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近五年涉网络暴力案件审理情况报告。
报告表示,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暴问题治理方面负有相应主体责任,但部分平台仍存在审核不严、治理不力的情况。
根据规定,网络暴力主要涉及在网络上针对个人肆意发布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信息的网络暴力行为。在平台管理方面,报告指出,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部分案件中涉及的文字明显构成侮辱谩骂或涉及权利人隐私,平台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后仍未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技术手段,甚至在引发舆情后亦未采取措施,直到被权利人诉至法院后才采取措施,致使权利人的损害在此期间扩大。
报告认为,部分平台未严格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落实网络实名制信息备案要求,对平台用户身份信息审核不严、管理不严,为侵权人实施网暴提供了可乘之机。(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林平)
关键词:
质检
推荐